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民族创造力需要从小培养!
以前,我们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所执理念: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想要孩子早学、快学、多学。今天,我想说: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想要给孩子的成长松绑,要保护儿童的想像力,培养民族的创造力!
中国正在走向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道路:在过去几十年,中国主动学习发达国家,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和跟踪科学前沿,在经济与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未来发展,中国将在更高层次上发展,需要更多的是原始创新,国家的竞争力越来越依赖于创新型人才出现。科技进步既靠创新源头,又靠执行力;我们在很多领域取得巨大进步,说明我们国家的执行力是很不错的,但源头创新的东西还太少。中国需要一流的人才,一流的人才首先在教育。我们既需要高效的学习者,也更需要有一部分创新型人才出现。中国教育改革应该上升到关系国家兴衰与民族创造力的高度。未来科技发展与思想进步,应当更多地起源于中国。
西方教育的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和反思,中国教育与西方教育到底有什么差别?以下列出来,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不足,“师夷长技”在于提升自己,而不在“制夷”。
中国基础教育与西式基础教育的差别
中国基础教育 |
西方基础教育 |
|
1 |
习惯于培养高效的学习者为导向 |
倾向于培养创新性人才 |
2 |
偏重知识建构:有工具性倾向,注重高效学习,中小学主要接受、填充别人的东西,追求知识量。 |
人本主义:重天性,注重自我感知,在实践中感受,主要发现、体验、创造自己的东西,淡化知识量。 |
3 |
全面系统的知识教育,注重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四方面思维能力的训练,计算能力强。 |
偏重完成自己的作品;深度思维,注重构思、体验、感受、思路,阅读量大,自己查找资料,计算能力弱。 |
4 |
提倡早教,从小学开始就重视知识教育,赞美少年大学生,超前、赶进度;讲求基础扎实,追求满分;知识教育甚至延伸至幼儿园。 |
提倡晚教,不过早地填充已有的知识,不以知识量为衡量标准;鼓励创造性、批判性思维,自主性,冒险精神,保护想像力。 |
5 |
做题、考试为主,善于总结归纳;按成人思维评价作品,思维固化。 |
综合能力强,想像力丰富,很有创意;不评价作品优劣,只鼓励创意。 |
6 |
严格、海量、重复训练技巧。 |
鼓励、宽泛、主动中发展。 |
7 |
功利性很强:获奖、课外补习泛滥,攀比心理很严重;优秀生能吃苦、勤奋,但等级重点优越感、虚荣心很强;讲求集体主义,但相互间竞争激烈、同化严重,强调个体的突出表现。 |
以保护兴趣为先:看重个人素质与潜能,民主平等思想,适合于自我,个性化、多元化发展;以保护想像力为重,不鼓励攀比竞争,重团队协作;重视公共社会责任与担当,公民素质的养成。 |
8 |
大学严进宽出:中小学学习强度高;大学时厌学、弃学者多,不注重深入学习,基础薄弱、知识面窄,无淘汰机制,毕业率高。 |
大学宽进严出:中小学学习强度小;大学时重视知识教育,讲求宽泛、高效率学习,弥补知识量不足,注重工业实践学习,毕业率低。 |
9 |
开始时看似很完美,后期严重欠缺:思维固化、综合能力弱。 |
开始时似有欠缺,但后期潜力大:有创造力、想像力、综合能力强。 |
想到一句话,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不是走得太慢了,而是走得太快了,请等等落下的灵魂!我们需要做的是:不是紧张,而是放松;放慢脚步,回到培养人的本真上来;在慢的过程中,去发现、保护、培养人的创造力和实际综合能力。我们揠苗助长了,我们要减少做题训练,而要增加实际体验,创造力的培养首先建立在丰富的实际体验基础上,丰富的实际体验才是创造力的源泉!很难想像依靠天天纸面上做题、考试打满分,能够培养创造力。
中小学教育与成人化的高年级教育(包括高中、大学)有很大的不同,我认为个人丰富的实际体验和意识倾向培养,比获得知识与技能更为重要。比如说,鼓励和保护他们想像力、创造力与想法,科学实验的体验,社会生活的体验,广泛的阅读习惯,个人的兴趣爱好、人际交往、团队协作、社会活动等,都很重要。我们更在乎孩子自身的体验过程。这个阶段不应该过多地以知识量和高超的技能来衡量他们,他们都还处于成长阶段,身体与心智都不成熟,过度的学业负担、恶性的竞争比拼,只会扼杀他们的兴趣,也使竞争优胜者单方面优越感的心理依赖越来越严重。
我们的中小学可以在更宽范围去涉猎,可以增加阅读量,增加实践体验,不宜过分地追求难度,严禁中小学超前上课、超负荷上课、超时间补课。特别要减少那些对创新发现与实际能力没有多大作用反复的做题训练,中小学这些题目训练多了,思维都固化了,创新发现思维模式与解题思维模式是完全不一样的。事实上,我们国家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倡导和推行素质教育,但囿于意识观念、招生入学制度、市场利益驱动、重点论与等级论文化因素等影响,中小学生减负举步维艰。
知识量不足可以后期弥补,但想像力抹灭了却找不回来。我们需要保护好少年儿童的想像力与天性,让它们成为最宝贵的财富。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可能需要从高效的学习者逐步转向以具有创新倾向的实际体验为主,以激发他们的主动性为主;将知识教育的重心转移至成人化的高中、大学阶段。
我们需要从小关注和保护好儿童的想像力、创造力,让它们萌芽,尽管开始时它们是稚嫩的、拙劣的、可笑的,但这是一个民族创造力的开始。我们需要从体制上保护儿童的想像力,培养民族的创造力——将儿童的注意力吸引到实际体验和激发想像力、创造力上来!
最后,想用东南大学韦钰院士说得很好的几个字“做中学”来总结,这个才是真正武装我们大脑创造力的武器!
链接:韦钰:科学讲坛-从脑的发展谈创新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