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一碗粉

作者:雨山 来源: 爱写作网iixz.com 时间: 2024-10-18 阅读:

  故乡一碗粉

  “挑①[ ①挑:三声,可作“换” ②嘎嘎:常德方言指外婆 ③七:四声,即“吃”]粉喽——”,随着这一叫卖声我记忆中的小城的早晨也拉开序幕。每到这时,早已起床做卫生的嘎嘎②就会从屋里探出头来喊一声“诶!莫急都走,挑粉。”零零年,又是城乡结合部中的小村,相比起今日来物价倒还好,一元钱的粉便能够一个人吃。正宗的常德米粉只分“米粉”和“米面”,这两者材质并无不同,不过一个圆,一个扁,口感不大相同。外人对常德米粉最大的误解就是“吃圆的还是吃扁的”这是长沙人的叫法,在常德下粉的师傅只会问你“七③粉还是吃米面?”听到这一声才算是舒服。

  在乡间,卖粉的小三轮车上搁个大木板,上面放好小商贩从厂里量贩来的粉,加一个秤,便是一个流动铺子。“老板,五斤粉!”“好嘞!”老板就会麻利的拽起一截粉称好,一般来讲熟练的老师傅仅凭手感就能抓准几斤几两的粉,要是遇到了新师傅也别着急,顶多也就是秤里的粉加一点减一点的份,若遇上老熟客还会相赠几两呢。诶,还有个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挑粉送葱”,葱是小葱,至于送多送少,全凭情分。买到粉拿回家,挑起一段下入开水锅烫个两分钟就行,久了,就失了筋道,再在邻灶上炖的“咕嘟咕嘟”冒声的钵子里舀上一勺浇头,最好是前一天剩下的牛肉汤或鸡鸭汤作为浇头,味浓,往上一淋,香味顿时炸开,没胃口都得吃上半碗,让米粉带着热气浸润五脏六腑,这一碗粉就是我记忆里的常德滋味。

  从外地赶来吃常德米粉的一般都会选择在本地比较出名的几家粉馆,像“壹得壹”“津市刘聋子”“闻湘月”等,当你走近街边任何一家嗦粉客稀少小粉馆都会看见老板坐在店外的板凳上哼着歌愉快地刷着手机,等老板招待完你后又回到凳子上继续他“惬意”时光,邻桌几个学生或工人正在烟火缭绕里嗦着粉,这个时候你就能体会到这座小城市的安逸,仿佛嗦粉不仅仅是为了饱腹,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在每一个常德人眼中,外面的粉,永远也比不上自家下的一碗粉,它或许没有好看的卖相,但却是每一个常德人走到哪都忘不掉的味道,北方说“上车饺子,下车面”,而常德的米粉既是离家时的一碗愁绪,也是归家后的一碗喜悦。在长沙上了大学后吃过长沙的粉,从未觉得我这个生长在鱼米之乡的湖南人有一天会对米粉如此疏远,后来,又在学校食堂吃了一家“津市牛肉粉”,才忽然明白,这嘴里吃的不过是一种“乡味儿”罢了,由一碗粉又想到回家了。现在,我只想回到家对嘎嘎说一句:“想七碗粉”。

欢迎访问爱写作网手机版,m.iixz.com

赞助商链接